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下载 > 文学论文 >

论美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作者:李栋 日期:2013-12-21 10:20 来源:《才智》
集宁师范学院美术系 内蒙古 012000 
摘要:美术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活动不仅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而且同样表现为美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受与消费的过程。这意味着,美术活动是由相互联系,先后承接,动态发展的各个环节联结而成的整体。正是在这一整体中,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接受;本质;创作过程
一、 美术接受与美术的本质
美术本质的诸方面特征是通过美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美术活动表现出来的。首先,美术接受和消费在其现实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虽然没有美术生产活动,就没有美术作品的存在, 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就没有对象。但同样,如果没有美术的接受与消费,美术创作与美术作品就都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自己的任务。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在其现实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
其次,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的意义上有同时是整个美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这就意味着,美术的接受与消费也必然以观念上的动机、目的构成美术活动的起点和开端,所以它在观念上,也即潜在的意义上必然现行于现实的行为而成为整个过程的起点和开端。
第三,美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之中。这就是说,美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他有意无意都得考虑自己的美术作品将被哪一阶层、社会群体所接受。比如说如果作品接受的对象是市民阶层,或者说是一般的普通大众,那么,创作者在选材、风格、语言等方面就必须考虑到这一阶层人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从而使作品真正做到使他们“喜闻乐见”。如果是探索性作品, 目的是解决艺术史中的某些问题,并对其进行实验性探索,那么这类艺术家心目中“潜在的观众”则只是一少部分对这类艺术问题同样感兴趣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和有较高鉴赏力的人。当然, 社会接受群体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美术接受方式与美术作品
当美术作品被创造出来还未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它在两层含以上还仅只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第一层含义是指接受使作品从潜在的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第二层含义是指美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接受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伊瑟尔认为,美术作品的结构是一种召唤的结构,只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才能填补和具体化这个艺术图式的空白和不确定点,完成这个召唤的结构。我们可以把美术作品的召唤结构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物质材料层。这是文学作品可以忽略而美术作品必须加以强调的层面。这是因为在美术作品中,它不仅象文学作品中的物质材料一样起着承载作品的作用,而且本身就是美术语言的一部分而具有含义和审美价值。第二、形式结构层。不管是抽象作品还是具象作品,都存在着抽象的形式结构层。这个层面在美术作品中不仅表现为形态,而且包含着肌理、笔墨、笔触趣味等内容。第三、课题所指含义层,它更多地体现在写实性和有形象的作品中。第四、意义集合层,它是指前三个部分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作品中各层面的相互联结中。当然,它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被具体化,并转化为被实现了的美术作品。
三、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作过程
美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作过程的根据。首先在于美术作品属于科学哲学家普尔所说的“第三世界”中存在者。即它与纯自然物的“第一世界”不同,它负载着主体给予它的意义,具有符号功能。同时它也与“第二世界”中的纯主观的思想和观念不同, 思想和观念已被物化在相应的物质媒材上而具有不同地域的接受者;能超越作者的时代曲面对历史中无限的接受者。其次,对美术作品接受的无限创作过程的根据还在于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第三、历史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一个先后相继、不断向前的不可逆的过程,而且自爱形态上她还是由先后之间的差异、区别、变化、不同所构成的。没有后一点,可以说人类只是生活在有时间但无历史的状态中。因为人类的历史不象自来水管中流的水,能在容量、深浅、速度、温度等方面保持前后的同一,而是更像大河中的水,因地势的变化而会在不同地段呈现出宽窄、曲直、急缓、深浅、速度等差异。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这种特点为美术作品在历史中被接受者无限地创造奠定了基础。因为这样, 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就会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
更进一步看,接受的无限创造性还表现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因为实际上,接受者在接受历史中的艺术作品时,虽然是直接面对作品观赏的,但是在他观念中,则已注入了不同时代的接受者对作品的评价,而新的评价和阐释也正是在前人评价和阐释的基础上产生的。
美术接受创造的无限性不仅表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和历史性上,而且也表现在个体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和社会群体接受的共时性组合上。也就是说,同一作品会随着我们不断接受新的只是,开拓新的视野的成长过程而获得新的含义。从社会群体接受角度看,个人之间在气质、思想、修养等方面的差异也能使美术作品在同一个时代中呈现出无限丰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宏亮,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 
[2] 王永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美与时代》.2013.11. 
[3] 王林.《美术形态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 
李栋,男,1975.8, 汉,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 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