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期刊大全 > 其它期刊 >

浅谈李贽的教育思想

作者:刘婷 日期:2014-07-02 09:28 来源:华人时刊
【摘要】李贽所处的年代是我国封建制度日趋崩溃,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参加过“抗倭”
战争,对黑暗统治极为不满。晚年从事著书讲学,大胆批判儒学尤其是理学,卒受迫害死于狱中。
【关键词】反封建;批判;平等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6-262-01
李贽号卓吾,是福建泉州人。他的一生是充满着战斗精
神的。他无论当地方的教官或当国子监博士,都与上级意见
发生冲突,表现出他对当时的封建统治不满。在反对理学的
斗争中甚至在狱中也不屈服。他反封建的进步思想,是和当
时资本主义的萌芽分不开的,他的思想中反映了工商业者的
私有和自由平等的要求。例如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
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心则无心矣。”又例如他主张男女
平等,赞成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自由结婚。他说:“谓人有男
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
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认为“儒学不足以治天下国家”,还指出“儒臣虽名为
学,而实不知学。”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认为“人之
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
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
他这种是非观点是合乎历史辩证法的,不能在任何时代都以
一个定论作为是非的标准,具体地说,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来
判断一切时代的是非,不能把《六经》、《论语》、《孟子》作为“万
世之至论”,不过是道学的口实而已。
李贽反对理学家“灭欲”的思想,认为凡人都“不能不衣不
食”,反对宋儒“理、欲”之分,认为“势力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
然”。同时李贽又认为人人都有仁义之心,这都是先验的道德
论,而且反对理、欲之分也是不彻底的,直至后来戴震认为“理
存乎欲,才把理欲的分界完全打破,比李贽更进步。
自宋代以后,理学一直被定为官方哲学,严格统治者人们
的思想和行动,后来被斥为“以理杀人”。李贽尖锐地批判理
学教育的流毒,认为理学教育只能培养口是心非的伪道学家、
伪君子。他赞扬他的不肯讲理学的朋友,通过他的朋友之意
指出理学家如周、程、张、朱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
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又从而哓哓
然语人曰:我欲厉俗而风世。”
李贽认为人生而具有“童心”,只因为受理学教育障碍了
童心的发展,以致“言假言,事假事,文假文”,终于“满场是
假”。李贽既主张男女平等自由,所以也认为在教育上也该男
女平等,反对那种认为女子不能学习的理论。他在《答以女人
学道为见短书》中,批评“妇人见短,不堪学道”之说。李贽为
了反对正统的程、朱理学,曾信仰王阳明的学说。但他所注重
的是王阳明的人人具有良知良能学说包含的平等因素,认为
“满街都是圣人”。他虽然也陷入了先验的“自然德性”的泥
坑,但他又注重“问学”,认为“德性本至尊无对也,然必由问学
之功以道之”。
李贽认为读书不只是明义理,更重要的是“须有证验始
可”。他以为如果没有证验,即使读了书,也还是“未识字”。
他经常约朋友集会讲学,向朋友们说:“君辈以高科登仕籍,岂
不读书?但若未识字,须一讲耳。”他“须有验证”的思想,是受
了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即事是学,即事是道”思想的影响。
李贽认为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七十岁时曾作《读书乐
诗》,其《前引》云:“夫读书论世,古多有之,或见皮面,或见体
肤,或见血脉,或见筋骨,然至骨极矣。纵自谓能洞五脏,其实
尚未刺骨也。……是以老而乐学,作《读书乐》以乐焉。”他的
《读诗乐》说:“……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
余。……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他不但以读书为
乐,而且要求读书必须见其筋骨,就是彻底理解书的内容,不
能停留在皮肤上,也不可只深入到五脏,而必须深入到筋骨,
这种要求是何等严格。李贽读书,堪为榜样。不过他反对当
书奴,认为书宜细览,但书也能误人,有诗句云“世上何人不读
书,书奴却以读书死”。
李贽还认为求学不能没有师友,他说:“学道人脚根未稳,
当不得朋友;脚根既稳,当尤离不得朋友。何者?友者,有也。
故曰道德由师友有之,此可见朋之不可离矣”。李贽劝告青年
要有超然志气,到四方去求师问友。可见他对师友是何等重
视。但他认为真正的师友难得,师友的关系要真实到像“同
志”的关系一样,他认为“得一同志,胜于得一同胞”,因此他也
“不敢以教人为己任”。
李贽读书不限于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读,尤精
史学,所以学问很渊博。到老年又爱佛、老,受了一些影响。
甚至于落发当和尚;但他基本上还是儒家,他自己也是承认
的。他说:“夫卓吾子之落发也有故,故虽落发为僧,而实儒
也。是以首纂儒书焉,首纂儒书而复以德行冠其首。然则善
读儒书而善言德行者,实莫过于卓吾子也”。李贽我们观李贽
的这段自述,就可以明了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儒家的,不过是
善读儒书而又善于实行儒家的德行,不是空言儒学,更不是伪
道学。同时,他不拘于儒学,不执一,大大越过了儒学的范围,
成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先驱人物之
一了。在这种时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带有某些矛盾性和不彻
底性,也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足为怪了。
参考文献:
[1]陈东原.中国古代教育[M].商务印书馆,1931.
[2]朱永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