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作者:熊章军 日期:2016-01-04 15:37 来源:未知
【文章摘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中公共必修课程,为各专业的人才培育奠定了信息技术实践应用的基础能力,也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前导课程,对后续的专业人才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面的现状,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当前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在教学内容、实训环节、教学模式方面提出改革的方向和具体举措。
【关键词】
高职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教学模式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及民众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已经不能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计算机的应用在国家、社会化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成为了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入学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课程教学规律,探索并研究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及专业人才培育特性的教学模式将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主要研究方向。
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尽合理
目前,许多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知识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课程的内容面面俱到,甚至照搬、照套本科教育中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感受不到课程的学习与专业的关系,且面广而不精,点到而不深入,无法体现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需求、培养职业实践能力、形成职业素养的特色。
1.2 知识更新与实际应用的矛盾
众所周之,相对于其他传统公开课程而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且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与时俱进,确保在每一个授课时期或一定的阶段内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内容应该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但是,高职院校现在使用的公开发行教材或者自编教材版本往往较为落后,而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又惯性思维的定位于教材,从而导致教师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实际应用的需要,学生同样感觉到所学内容不具备时代要求,兴趣不高。
1.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课堂教学和教材的内容远达不到课程的教学目标。由于各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紧张等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课程的教学不仅不能实现课程教学全部在机房中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甚至连确保实践课时和理论课程数量达到1:1都无法实现。这样的现状造就了学生只能掌握基本概念和部分理论知识,而在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具体项目案例中无从下手现象随处可见。因此,学校传统的“思考性、记忆性”教育很难适应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过程中最为关注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实际需要。
1.4 学生基础差异大,课堂讲述的深度和进度难以把握
高职院校招生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学生生源广泛,由于地区、学校和学生基础的差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良莠不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进度等只能依据大部分同学的水平进行设计、实施。这样的做法使得基础好的学生感觉课程的学习必要性不大,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学习的主观性不强,难以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2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软硬件知识,掌握常用办公软件使用技巧和实际工作能力,可独立完成简单的硬件维护、网络安装和管理等基础工作,形成自主学习和较强的适应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能力。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前期教材的选定,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实践教学的实施、教学模式的应用均属于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改进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实践 :
2.1 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必须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在教材选用应尽可能的市面上比较先进,并且在使用上最为广泛的应用软件和技术知识,最好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组织授课教师面向市场发展实际编制专项教材。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并且还要增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现状,从而体现教学内容的变化性、发展性和先进性。
最后,教学中要把注重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2 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理论学习的论证环节,是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养成的基本保证,是整个学习的重要部分。事实证明,实践教学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必须要加大计算机机房教学设施的投入,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上所述,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偏少,学生在上课时的实践时间远远不够,为了更好的弥补实践时间的不足,对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在课余进行开放,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外自由上机,有效的缓解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矛盾。
2.3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之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自主能力;能更深层次的扩充教学内容,增强交互性,便于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设计任务、执行任务、检查任务。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和使用任务,将任务贯穿于课程的始终。设计的任务要明确目标,具体要求,可操作性强。任务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教学型任务:教师讲课的案例;②模仿型任务:模仿教学任务,按规定的操作步骤完成;③扩展型任务:教师提出要求及题目,学生自选内容;④创新型任务:教师提出原则要求,学生自主设计题目和内容。
在教学整个过程中,不管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练习,都是以任务为中心进行。首先由教师设计出任务,然后组织和引导学生来完成任务,在过程中并进行指导。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或多个任务,任务中蕴含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学生所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能更好的掌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的意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可以独立开展工作,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坚实基础。知识和技术都是在变化发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所讲授的知识也只是应用和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帮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认识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提供方向。
我们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同时,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总结出一套能适应当今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更适应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规律,这是我们广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甘海琴.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刍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6): 210.
[2]谭炳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7(1) :153.
[3]陈涛.浅谈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07(22):226.
[4]薛向红.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6.
【作者简介】
熊章军(1984.08.12—),男,工程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徐州市夹河东街牌楼市场3号楼三层南区7#、8#、9# 本网站隶属于-徐州市辰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